产业仍在集中化过程中,加速洗牌
资本主导下的产权流动,在医药领域近两年较为频繁。
搭上新冠快车的辉瑞,在新冠产品大赚之后,频繁出手收购,扩充管线。赛柏蓝梳理发现,不只是辉瑞,赛诺菲6亿元抄底信达;安进37亿美元扩展炎症/肾病管线;吉利德4.05亿美元收购MiroBio......跨国药企,纷纷出手。
不同于跨国药企的“买买买”模式,近两年中药厂却开始寻求合作、“卖身”。
“去年想要卖中药饮片厂的很多”一位长期跑安徽中药材市场的中间商向赛柏蓝表示。
在一家健康产业产权变更的网站上,赛柏蓝发现,自年以来,多家中药饮片厂发布转让消息。广东、云南、江苏、安徽、河北、广东珠三角某饮片厂资质带设备转让、寻求合作。
冰火两重天,“行业在加速整合,不仅是零售终端。”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然而,这个整体*策利好的中药行业,隐藏着一个“买卖江湖”。
(网站页面截图,仅为部分)
*策整体利好
中药饮片厂缘何卖身?
一个*策整体向好的中药产业,中药饮片企业缘何卖厂?
厂子转型、资金链断裂、全链条监管严格、市场环境变了、经营不善等因素,成为中药厂不得不卖身的原因。
上述安徽中药材市场的中间商向赛柏蓝透露,尽管安徽是中药材基地大省,在那里的很多中药厂去年也在寻求转让、合作。
“回款太慢,他们的下游客户,医院、连锁药房,这种客户,利润大,但回款慢,而且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货到了,从质管、仓管、到验收、甚至分包工人,都要‘吃’你,这个环节验收合格了,账期付款时,管理层、会计都要打点。疫情期间,很多客户经营不下去,企业货款自然没保障,资金链断了。”
除了资金链的问题,经营管理、中药厂转型也是“卖身”原因。
一位河北安国市寻求卖厂的企业从年就有卖厂的想法,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买家,依然坚持运营着,但三个合伙人,两个在外地,只有一位年纪较大的合伙人看厂;还有的厂家想要转型中药配方颗粒、迎着风口顺势而为。
针对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有部分文献指出相同规格中药配方颗粒价格为中药饮片的1.5-4倍。
例如,《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徐莉、钟丽红一文,就提到,医院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价格,前者价格是后者的1.6-4倍;对广州某“三甲”医院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进行比较,前者是后者的1.5-2.31倍。
回到整个中药饮片产业,有业内专家向赛柏蓝表示,中药饮片产业集中度过低、药品流通存在较大弊病。首先,中药产品的原材料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产量容易受到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其次,种植方为农户,通常生产企业选择依靠产地而建,整体规模小,地域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第三,中药品的流通环节上,存在包括流通模式上的层层加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药品回款周期过长等一系列弊病,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让中药饮片厂老板“泄气”的是,在中药材“靠天吃饭”的情况下,要符合中药饮片的全流程监管要求,对中药材生产环境的监测与挑选等都需要大量投入,近几年净利润一直在摊薄。
根据研究机构梳理的自年以来中药饮片的相关*策,赛柏蓝发现,主要关键词为:支持发展、质量监管。
例如,年发布的《中国药典(年)版》中提到,“规范中药饮片名称;完善中药饮片规格和基本质控指标、终点加强中药饮片外源性有*有害残留物的限量检测”等。
中药饮片相关*策资料来源: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从中药饮片整个产业的贡献率来看,近五年中药饮片类销售及利润贡献率呈现整体下降态势;毛利率较为稳定,但净利润整体下滑严重。
近五年中药饮片类销售及利润贡献情况图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近五年中药饮片毛利率、净利率走势图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总的来看,产业集中度较低、流通环节弊端凸显、加上对中药材质量监管,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中药饮片厂转型、卖身或是明智之选。
一批职业买手
冲着品种和批文而来
虽大批中药饮片厂开始“卖身”,但”买卖江湖“中,职业买手更看重品种和生产资质,且买厂者诉求更为刁钻。
一位愿意高价收购中药厂的人士向赛柏蓝表示,希望买入的中药厂:最好有药字号,能提供工艺包。
“现在批文不好批,强者恒强,小的做不起来;且监管越来越严,安全、环保、质量等,各部门都不敢得罪;像饮片不是批文管理,相对好操作一些。”上述买厂的老板补充道。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日,某上市药企买下一家广东的中药企业,拿下16个中药批文,部分是独家,当日,该公司股价涨停。年,中药新药批文虽审批通过11个,超过前4年的总和,批文有加速趋势,但也表明,中药新药批文相对西药批文少之又少。
虽中药产业批文少、大批中药饮片开始卖身,但出现有人高价收购,说明这背后的职业买手们看到了一系列*策红利。
从中药行业集采角度来看,目前,多地已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集采,从降价幅度来看较为温和;中药饮片由于考虑到中药材产量、价格等不确定性因素,日前,山东中药材联盟的专家表示,中药饮片暂时不会大规模集采。
从医院用量角度,中药饮片25%的加成,医院有更高的报量意愿;医院药占比考核中,中药饮片不纳入其中;医院可不通过统一采购平台,自行采购中药饮片。
年发布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也明确表示,“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药品金额占全部采购药品的金额比例”,中药饮片除外。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截图
除了一系列的*策利好,中药行业隐藏的“买卖江湖”,也表明,这个行业已进入集中整合期,正加速洗牌。
集中整合期加速洗牌
强者恒强
从卖身的中药饮片厂来看,体量相对不大,生产企业选择产地而建,整体上规模小、地域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在加速洗牌,行业集中度仍需要提升。大型中药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处于整个产业链条一环的中药饮片厂同样受影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年,中药材种植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白云山、紫鑫药业、信邦制药、两面针、云南白药、昆药集团、同仁堂、天士力、片仔癀、东阿阿胶、太极集团、佛慈制药、振东制药、菁茂农业、湘泉药业、江中药业、益佰制药。
根据企查猫数据,我国中药材种植企业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
第一梯队为注册资金为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主要有菁茂农业、白云山、昆药集团、云南白药、紫鑫药业、信邦制药、太极集团;其次是注册资金为5-10亿元的企业,主要有益佰制药、两面针、天士力、江中药业、同仁堂、片仔癀、湘泉药业、东阿阿胶;第三梯队为注册资金在5亿元以下的企业,主要有佛慈制药、振东制药。而从注册地分布来看,我国中药材种植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由此可见,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在加速内卷,小型加工企业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化不高的情况可能更甚,头部企业少,大量中小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虽然此前的要求生产资质已经挤出了一批个体型主体,但是饮片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两年大批中药饮片厂卖身,是资本主导下的产权流动,同时也是行业不断集中化的信号,或许集中化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卖身”现象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