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回复了上交所问询。此前问询主要内容包括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在建工程、闲置固定资产、存货资产减值的合理性等。
12月25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药业”)终于回复了上交所问询。此前问询主要内容包括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在建工程、闲置固定资产、存货资产减值的合理性等。
截至12月26日收盘,海正药业报收9.69元/股,涨幅1.47%。
终止20个研发项目
首先,海正药业回复了研发转费用化处理问题。企业表示,由于现有资源无法全面支撑原研发领域,在医药市场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层确认终止研发项目20项。数据显示,这些项目累计研发投入5.76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被终止的研发项目中,最早立项时间可追溯至年,包括重组人胰岛素研发、阿尼芬净研发等。同时,项目终止理由多样,包含研发竞争激烈、项目经济性下降、现有资源无法承接、后续资源开发不足、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等。
针对曾引起市场热议的研发支出前期资本化、本期转费用化处理问题,海正药业表示,研发项目在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研发项目在开发阶段的支出经判断后可确认为无形资产。
业内人士表示,研发开支是个过渡科目,一般而言,成功就进入无形资产,失败就费用化处理,此次就是费用化处理。但判断研发处于何阶段以及开支如何处理具有一定主观性。业内比较认可将拿到临床批件确认为开发阶段起点。而海正药业开发阶段相对宽松,认为进入临床试验或者进入申报期就算是开发阶段。如此一来,研发对当期净利润的冲击就会变小。
不过,上交所此前问询中包含资本化金额,但海正药业对此语焉不详。
在建工程拖拉终喊停
其次,海正药业补充说明了在建工程减值相关事项。近年来,海正药业时常被诟病存在项目投入超预算、进度缓慢情况。此前,上交所要求企业说明资产减值迹象出现具体时点,本期计提减值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前期计提不足情形。
在海正药业的回复中,大多数在建工程的相关减值准备和评估终止时间被表述为年。然而,记者发现,此次被披露的项目不乏投建时间早在年的项目。
面对那些早早出现生产技术产线导入困难等问题的“拖延症”项目,海正药业强调,之所以对该部分项目进行持续投入,是因为公司前管理层看好,因此判断未见减值迹象,前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充分。
业内人士表示,新官不认旧账是惯例。年对海正药业来说是新旧交替的一年,在“瘦身、聚焦”战略调整下,喊停进度缓慢的在建工程、砍掉不必要固定资产等是新管理层上任的常见举措。但这也意味着海正药业或许存有多年虚高利润情况。
此外,在提及一些资产后续处置安排问题时,海正药业表示部分房屋后续可再利用、机器设备也可转让变现。当然,也存在后续可利用性低不得不作为闲置处理的资产。
存货资产进行减值
海正药业还回复了存货资产减值问题。数据显示,当前披露的跌价存货累计账面余额3.22亿元、跌价准备余额3.17亿元、当前计提金额2.74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药企存货减值通常是突然爆雷,因为药品存货不披露有效期和库龄。若其长期滞销,可能会集中在有效期前6个月逐步开始确认减值。同时,如果药企在之前高利润的时候购入原材料制药,面对当前药价大幅下调,无法覆盖直接成本,也会需要计提存货减值。
这两种情况在海正药业此次的存货资产减值中均存在。例如,辛伐美罗特殊规格原料药产品,目前已近效期难以按照正常市价出售,公司拟进行降价销售,导致计提存货跌价.59万元;他唑吧坦酸,年由于市场供应增长,竞争激烈价格大幅下降,公司拟进行降价销售,导致计提存货跌价.67万元。
除了临近有效期和大幅降价引起的存货减值,海正药业还提及了因新老工艺切换、研发或在建工程项目终止、客户对产品提出质量升级要求、产品管线清理等原因引起的减值。
轻装上阵,未来代考
此前,海正药业突然爆雷引起市场一片哗然。但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减值有利于海正药业未来轻装上阵。
一方面,从减值时机来看,海正药业前董事长白骅年尾辞职、现任董事长蒋国平接任昭示企业进入新时代。年5月,海正药业管理层也大换血。
另一方面,从减值空间来看,海正药业年前三季度花式卖资产,实现归母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暴涨.98%。其中,海正药业及海正杭州公司完成出售58%海正博锐控股权,可确认投资收益合计12.7亿元,为减值腾足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海正博锐旗下“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获药品注册批件,意味着企业距离生产销售该产品又进了一步。而该款药品原研药即为药王修美乐,年全球销售额高达.36亿美元。
也有人谨慎乐观,认为海正药业历史欠账太多,难以通过一次计提洗刷负债表,海正药业风险或未释放完,企业未来发展质量、盈利能力、管理效益、偿债能力需持续改进。
此前,海正药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大致介绍了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企业将在短期1到2年进行改革调整聚焦优化;在中期2到3年实现有机增长和有效扩展;在长期3到5年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金融报记者*华)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