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王元也
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使防护用品,特别是市民大量急需的口罩更是“一罩难求”。一边是复工潮来临之下,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一边是防控物资的紧缺,两难境地之下,不少企业开始跨界做起了口罩、防护服、消*液等防控物资,这其中有工业巨头如富士康、中石化等,有车企如上海通用五菱、比亚迪,也有药企如佛慈制药、华仁药业、翰宇药业等,而这些企业的跨界不仅缓解了市场供给压力,也为更多人实现“口罩自由”提供了可能。
至少4家药企投资超2亿元
建设口罩等防控物资生产线
药企作为抗疫排头兵,不仅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上加班加点,保证相关药品的市场供应,在防控物资的投资生产上也不遗余力。
2月12日晚间,佛慈制药公告表示,为积极响应*府应对疫情防控所需,缓解疫情防控物资供给压力,公司拟投资万元建设口罩、防护服生产线,目前已全面开展资质办理、设备采购、原材料供应、场地净化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3月上旬设备到货,力争3月中下旬投产,日均产能50万只。不仅如此,公司也在1月31日收到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同意部分企业生产的消*剂(第一批)用于疫情防控消*使用的通告》,同意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75%乙醇消*液。获得主管部门许可后,公司开始加班加点生产75%乙醇消*液,全力保障市场需求。截止目前,公司已生产75%乙醇消*液余吨,产量占甘肃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像佛慈制药一样投资口罩等防控物资生产线的药企并不在少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佛慈制药、华仁药业、翰宇药业等药企公告将投资生产口罩等防控物资。
2月11日晚间,华仁药业公告表示全资子公司青岛华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目前的净化厂房中改建医用口罩生产线,用于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N95)、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计划年产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万只、医用防护口罩(N95)万只,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万元。2月10日晚间,翰宇药业表示拟在全资子公司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现有场地设施基础上,投资建设5条自动化医用口罩生产线,改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约万元人民币,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医用口罩年产量约2亿只。
2月10日,上市公司蓝帆医疗披露公告称,基于年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公司拟新增投资、建设医疗及防护产品新项目,包括“2亿只/年医用口罩项目”、“消*杀菌类医用防护产品项目”和“6,万副/年手术手套项目”,项目投资金额合计1.66亿元。
这些企业也在跨界生产口罩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合计就业人口5.33亿人。其中二产2亿,三产3.3亿。若全面复产,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医护人员消耗量每天可能在5只以上;执行4小时更换建议,则每日消耗更多),至少需要每天5.3亿只口罩。极端情况下,仅二产+医疗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业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
“一罩难求”。国务院国资委日前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力推进医疗物资生产供应。相关中央企业正在加快转产,生产防疫一线紧缺的口罩、医用防护服以及口罩机和防护服压条机等。在这场防控物资的生产大*中,车企、房企等看似和口罩生产“不搭边”的企业也纷纷下场,实力保证防控物资供应。
1、车企
在这场“跨界”中,车企的加入让人有点意外,但实际上,相比其他企业,车企生产口罩具备原材料、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2月6日凌晨,上汽通用五菱称将联合从事相关行业的供应商转产口罩,根据项目建设计划,由自治区*府项目资金扶持,广西建工集团负责将广西德福特集团的原有生产车间改建为2平方米无尘车间,于本月内建成,共设置12条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可达万只。
2月6日,广汽集团*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一行赴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快裕达调研,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调试技术,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的技术可行性。2月11日,广汽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已开始进行安装和调试,预计2月22日将完成12台设备的自制,本月底完成30台。
3天出设备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2月8日,比亚迪宣布,他们生产的口罩和消*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其中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万只/天,消*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2、纺织服装企业
1月27日,服装企业雅戈尔称将研发新型口罩用于病*预防,研发成功后将马上投产。2月4日,水星家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受上海市*府部门委托,将部分生产线改装,用于生产防护服,日产能2套。
2月4日,红豆股份对外公告称,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公司经营范围将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2月6日晚间,公司表示将在取得《江苏省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口罩应急生产使用备案批件》后,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产品将服从*府统一调拨,不对外进行销售。
2月7日,报喜鸟表示,公司控股的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受上海经信委委托,紧急在上海松江区工厂成立隔离衣生产线,助力抗击疫情。
家纺企业华纺股份2月10日也公告表示,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疫情防治所需,公司拟在华纺工业园区内建设无菌车间生产医用口罩及防护服,生产车间面积平米,自筹资金万元用于投资建设,建设周期3个月。
此外,知名内衣品牌“三枪”的母公司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头股份)也宣布加入到口罩的生产中来。
3、房地产企业
以房地产业和海洋经济产业为主营的格力地产也将投入医疗物资生产。2月10日,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高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珠海市微创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医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丰炎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珠海高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卫生材料及辅料、护理设备及器具、消*和灭菌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等。格力地产公开表示,高格医疗科技生产医用物资是为抗击疫情、响应*府应援疫情防控需要,后续所涉产品生产及开发还需依据疫情的发展情况、需求以及*府统一部署,目前尚存在不确定性。另据报道,高格医疗预计将在3月份投入两条生产线进行生产,预估日产能为8-10万片。
4、电子设备制造业
工业巨头富士康也开始生产口罩。据了解,工业富联龙华园区已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目前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万只,最大限度满足集团员工防疫需求,并将视情况对外支援输出。
5、能源行业
作为石油化工的大佬,中石化也积极行动。2月6日下午,中石化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中石化易派客正寻找口罩机:“1。我们需要口罩机。您若有富余、可用的设备,可转让给我们,我们将协调生产、增产口罩。2。我们有熔喷布,您若缺此原料,我们可运输上门。增产的口罩,我们可全部收购支持湖北抗疫一线,也可支持企业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
2月1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组召开学习会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上表示,当前要重点抓好口罩生产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组织生产,尽快打通生产装置流程,能多投产一条生产线就多投产一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快产就快产,能多产就多产。2月13日,中石化在微博表示,已开足马力,大力生产口罩。
此外,2月9日,主营空冷系统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首航高科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首航洁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3万元在福建省泉州市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将优先生产目前市场急需的口罩。首航高科表示,公司已与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况和市场供需情况,分批次陆续达成不多于10台套口罩生产线的商务合作。目前,双方签署第一批次采购协议,鉴于目前口罩生产线比较紧缺,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优先提供首航高科2台套口罩生产线(日产10万个口罩/套)用于生产急需,首条口罩生产线将于2月25日交付,第二套生产线将于3月10日前完成调试验收。
6、轻工制造业
2月10日,中顺洁柔发布公告,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短缺的局面,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顺洁柔(云浮)纸业(简称“云浮中顺”)新增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批发等经营范围,采购了5条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预计月底前形成投产。
中顺洁柔称,云浮中顺基于落实当地*府要求,解决口罩生产供应不足问题,拟开展生产销售医用口罩业务,并于近日完成了经营范围的工商变更手续,将在通过相关备案许可后开展销售。云浮中顺采购了5条医用外科生产线,生产能力约为35万片/日,设备将陆续运抵云浮基地,并在安装调试合格后投入生产,预计2月底形成产能。投产后,云浮中顺将视需求继续增加生产线以扩大产能至万片/日左右。此次生产销售医用外科口罩,除了保障员工内部生产防疫外,也将积极对外支援输出。
此外,原先以生产婴儿纸尿裤等产品为主的爹地宝贝首条民用口罩生产线雷神一号已于本月12日开始试产,每分钟可生产口罩-片。据悉,爹地宝贝正式投产后将改变福州市无口罩生产企业的短板,今后该公司生产的口罩将作为福州市最大口罩储备,有效缓解口罩供不应求的问题。
口罩企业复工率超过76%
天眼查数据显示,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跨界”企业数量高企之余也凸显疫情防控资源的紧缺。
2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目前口罩面临比较大的缺口,将千方百计解决口罩供需矛盾。
一是促生产,鼓励企业采取两班倒、三班倒,释放现有产能,实现满负荷生产。二是扩进口,推动相关企业加大进口采购力度,支持企业国外采购口罩,使用货运包机的方式运至国内等。三是保重点,对铁路、公路、民航、商场、超市等进行倾斜保障。四是减浪费,提高口罩使用效率,呼吁大家不要囤积口罩。
华创证券2月8日发布的研报指出,不考虑新建生产线(1-2周内无法形成有效供应,口罩制作好后需要静置除菌解析7-10天),在存量产能24小时工作(6万只/天)、增加进口(2万只/天)、推动小企业复产(万只/天)、安排轻纺企业缝制口罩(万只/天)等四大举措下,乐观估计每天可以供应1亿只口罩。按照短期内日供1亿只口罩的估算,扣除交运、医疗两大刚需行业,留给其他行业人员的口罩数量可能在每天6万只左右,对应当前二产2亿就业人口,只能满足其中的30%。至月底,二产有效复工可达80%。随着新产线的投产,有望日供2亿只口罩。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前期被大幅炒作的口罩防护板块逐渐降温,截止下午1点50分,该板块中有19家相关概念股下跌,海王生物、阳普医疗、南卫股份等跌幅居前。
来了!近3吨口罩消*剂已经出厂
有网友提问:
现在郑重回答:“是的”
其实,从口罩的原材料
到消*剂环氧乙烷
都有中国石化的身影
如果你不信?让老郑告诉你
老郑叫郑维君。
当清晨第一声鸟鸣响起,老郑已套上工装、戴上口罩。6时整,他出门比往常提前20分钟,预留给通行关卡测体温的时间。
疫情管控之下,乘上宁波市北仑区至镇海区唯一一路企业班车,沿东海海岸线向着20公里外的炼化塔林驶去,老郑看着窗外晨曦,一点点笼罩东方的黎明。
自从二月份实施最严封闭管控“十二条”以来,宁波市小区每户普通家庭每两天仅限一名家庭成员外出。
老郑所住的小区也不例外。物业轮班24小时手持测温仪值守,扬声器与“共抗疫情,人人有责”的大红色标牌声声相应,穿透空旷的街区。
小区封闭的铁门前,老郑拿出了两张纸。
一张盖有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印章的纸上,手写签有老郑的身份信息“郑维君,48岁,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工号”,一日一证。
另一张,盖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章的纸上,关键信息是“本人系镇海炼化职工,由于镇海炼化主要生产国计民生所需的能源产品,特别是疫情防控所需的基础化工原料,为保障生产需要,员工每天需上下班出行。”
“去吧。”门岗人员逐一审核,让老郑登记身份后放行。而小区外,公共交通早已相继停运。
一人走在晨雾中望不到尽头的马路上,除了偶尔犬吠,消失了往日匆匆的车铃和赶路的人影。街道各式卷帘门和玻璃门,唯有白色防疫封条整齐划一。
早餐店紧闭的门上,还贴有一纸告知“亲爱的新老顾客,本店春节放假至2月1日,正月初八起正常营业”。显然并没有兑现,似是而非,陡然生凉。
收起通行证,老郑已走到站台等来熟悉的厂车。平常觉得并不太长的通勤路上,设有招宝山大桥、小港等多个关卡下车检查,让人感受到疫情形势的严峻。
一天测体温最多可达10次,老郑粗略估算,除了路上关卡还有控制室和员工食堂。
“现在外面风险这多大,你这么积极做啥!”时间倒回二月初,全市疫情管控最严禁令实施第一天,老郑拿到公司连夜批准的通行证摆在妻子面前,妻子有些想不通。
或许,化工人的困惑之一便是给家人朋友解释自己的职业,令人看不懂的英文化学式,还有“环氧乙烷”“乙二醇”“丁二烯”等等生僻的化学名称。
老郑的岗位是“环氧乙烷-乙二醇副班长”。
“对!就是环氧乙烷!一字不差!”老郑麻利找出医用口罩包装袋,递到妻子眼前,背面清晰标示“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有效期24个月”。环氧乙烷,正是老郑班组夜以继日生产的产品。
手中生产的“环氧乙烷”,最终变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用途很广泛,可以作为医药、纺织、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料……”老郑说。
全国急缺医用口罩,老郑手机几则新闻推送让他格外着急,“医用口罩辨真伪,为何必须环氧乙烷消*?”,“0.5秒造一个口罩,为什么你现在还买不到?”
原来,与普通口罩相比,医用口罩核心工艺要求经过环氧乙烷7天以上的消*和解析,才能够有效防止病*。
“医务人员在一线,我们也在一线。”老郑对爱人道,“这门必须出!”
也正是如此,从1月24日除夕疫情应急一级响应到2月10日,镇海炼化生产的环氧乙烷累计出厂车,近3吨。
早晨七点半,当东升的旭日照亮石刻“镇海炼化”四个大字的1号门岗,老郑通过体温测量并拿出工作证刷卡。门禁器报出他的名字,在远方楼顶嘹亮可闻。
疫情期间,门禁器每天依然报响3多名镇海炼化员工的姓名。生产一线也是战“疫”前线。
跨过门禁,前方公顷的土地上炼塔林立。环氧乙烷装置作为其中之一,其原料来自一旁的乙烯裂解装置,而乙烯裂解装置原料来自附近区域的常减压装置。此外2月份排产吨的医用口罩无纺布原料聚丙烯,来自其中的聚丙烯装置。所有装置的源头,则是石油。
从石油到医用口罩,任何一套炼化装置,缺一不可。
春节期间,抗疫保供成为重中之重。老郑第一时间向公司及社区上报了自身及家庭成员健康信息。镇海炼化部署了摸排每位员工的疫情防控网络,公共辖区和班车全面消*,以及最严厉的进厂审批制度,直至2月10日辖区未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保了持续生产平稳有序。
“其实不管有没有疫情,春节都要正常上班。”老郑坦言。工作以来一直在一线倒班,白班早八至晚八,隔日夜班晚八至早八,全年白夜翻休。在这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天不间断生产保供,可追溯到45年前脚下还是沉积千年的海涂棉田时的光景,镇海炼化为解决浙江全省能源保供问题应运而生。
不忘初心,不负韶华。28年的工作日历里顶过台风,冒过大雪,老郑说:“从来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人停止脚步,因为保障国计民生才是最大的不可抗力,我们从未止步。”
有网友到一个专业问题
石油到底是怎么样变成口罩的?
看看下面这位课代表的回答:
石油要变成口罩需要经过:
石油—常减压装置/二次焦化加氢石脑油/加氢裂化轻石脑油—乙烯裂解装置—乙烯/丙烯—环氧乙烷/聚丙烯—喷熔布—口罩。
这些装置和产品或许晦涩难记
但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石化保障国计民生所需能源
更生产疫情防控所需的化工原料
生产线就是我们抗疫的“第一线”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