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8家中药上市公司业绩盘点利润整体向好, [复制链接]

1#

来源:金融界

作者:天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针对药物使用,支付系统,药物供给等多个方面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纵观年,国家针对中药行业出台了大量利好政策,包括集采价格温和下降,中药获批数创近年新高,新冠肺炎相关产品获批并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健康长远发展。


  68家中药公司净利润亿元,22家净利润增速超30%


  在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原材料成本下降,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中药行业利润端持续向好,行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根据年年度报表显示,统计中的68家(剔除3家未发布年报)中药公司年收入总额为.05亿元,同比增长约8.7%。归母净利润.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30%的有22家,占到整体比率约32.4%。


  从统计数据来看,盈利能力较强的前十家公司为ST康美,奇正藏药,新光药业,桂林三金,寿仙谷,济川药业,大唐药业,天士力,片仔癀,康恩贝。


  值得注意的是,ST康美年营业总收入为41.53亿元,同比下降23.27%;归母净利润由-.36亿元上升为79.18亿元,利润主要来源是重整收益,而扣非后净利润为-79.68亿元。


  奇正藏药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1亿元,同比增长19.18%,其中药品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18.84%;净利润大增主要是因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大幅增加,如果其投资的百洋医药股价下跌,会影响到公司净利润。


  成长能力较好的前十家公司为东阿阿胶,康恩贝,众生药业,特一药业,ST康美,健民集团,天士力,佐力药业,华神科技,金陵药业。


  其中东阿阿胶的财务状况存在较大争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阿阿胶大幅计提了存货减值损失,累计计提跌价准备3.76亿元,其中库存商品跌价准备为3.43亿元。而在年经营最困难的时候,东阿阿胶的存货跌价损失也只有万元。


  4月1日,深交所向东阿阿胶下发问询函,要求东阿阿胶就公司年内净利润增幅远超营收增幅的原因、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准备、其他应收款、职工薪酬、诉讼、税费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内容做出进一步解释。

除此之外,东阿阿胶的归母净利润是从年的万元增至年的4.4亿元,是一个小基数基础上的“巨幅”增长,公司年的利润规模只是回到年的水平,与巅峰时期差距明显。


  同时,康恩贝大幅增长.24%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年底转让子公司珍视明42%股权所带来的大额投资收益。剔除这一因素以及嘉和生物股价大幅下跌导致的大额浮动亏损和计提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康恩贝年归母净利润为5.48亿元,同比增长9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4亿元,较年度增长.3%。


  研发费用整体偏低仅4家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20%


  研发创新是医药类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年报在反映了中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反映出科技投入不足、创新研发不够的问题。


  统计的68家中药上市公司年研发费用总额为87.07亿元,仅占到企业营收总额的2.65%,其中79.41%的企业研发费用不足总营收的5%,研发投入水平远低于国内生物制品和化药行业。行业研发人员总数同比下降3.02%,51.47%的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下滑。


  从研发人员占比来看,上海凯宝研发人员人,占全部员工比例为31.42%,也是唯一一家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的公司。众生药业、太龙药业、华神科技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另华森制药、康惠制药、香雪制药等25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此外,有13家中药企业研发人员占比不到5%。


  研发费用数额最大的前十家公司为白云山,以岭药业,天士力,华润三九,济川药业,康缘药业,步长制药,云南白药,红日药业,桂林三金。其中营业收入和研发费用都排名第一的白云山,研发费用为8.75亿元,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1.27%,远低于其他医药行业头部企业的平均水平。尽管同比年增长了27%,但也主要由基数较小所导致,研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以天士力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天士力研发投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6.8%,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9.58%,研发人员增至人。目前天士力共布局94款在研管线产品,涵盖46款1类创新药,并有52款药品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19项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


  在未来的市场之中,中医药若想立足于医药领域必须坚持把创新研发放在首要位置,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需要配套的政策和规范化流程同步跟进。从整体上而言,中药行业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发展前景良好的朝阳行业,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