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复星医药主要是公司最近大动作挺多的,主要是三件事。
第一件是“复宏汉霖”私有化,第二件是回购股份,第三件是减持GlandPharma股份。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三件事,还是先讲讲复星医药这些年所走的路。
复星医药背后的集团公司,应该是医药行业最复杂的,创始人“郭广昌”是一位玩资源整合的高手。
所以他曾亲口说过这么一句话:
“复星的第一个万,是靠咨询赚的,第一个0万,是靠房地产赚的,第一个1亿,是靠生物制药赚的,第一个10亿,是靠资本和产业结合赚的”
看这四个阶段的金额和获取方式,就大概知道复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今天就讲一下复星医药是如何做到现在的40亿的,未来又会不会再增长?
一、公司
复星医药以前叫复星实业,因为主营业务是做房地产,年就在上交所上市了,这可是上海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做保健品,但是没做成,所以就转型到医药行业了。
正好九十年代的时候,乙肝肆虐非常严重,因为诊断很麻烦,所以传播非常快。
这个时候复星推出了“乙肝诊断试剂”,简直是一大功臣,公司业绩因此大增。
可以说富星实业能上市,这款诊断试剂功不可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复星后面就致力于研究“PCR技术”,这是一个可以把DNA放大扩增的分子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当DNA含量太少的时候,比如很多年前遗留下来的DNA,这个PCR技术可以把它放大和扩增。
所以说分子诊断试剂是复星的起家产品,而且很成功,那个时候70%的市场都是他家的。
不过后来因为发现PCR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并不高,所以禁用了这项技术。
这个事情其实间接造就了复星。
上市之后就改名为复星医药,然后融资了几个亿,这在九十年代是很大一笔钱。
复星拿着这笔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继续研究PCR技术,第二件是并购。
任何技术研发都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医药,从复星医药依然继续研发被禁用的技术这一点来看,复星骨子里是有研发基因。
这或许也是复星这几年投入这么多资金研发创新药的原因。
一项技术被禁用之后,那就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是很多老玩家会退出,第二个是不会进入新玩家,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解禁。
事实证明复星医药赌对了,4年之后,PCR技术果然就解禁了,复星医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体外诊断第一股。
当然现在诊断业务已经不是公司的支柱了,早就转型做药了。
但是当时并购回来的“长征医学”,专门做化学试剂的,后来改名为“复星诊断”,现在依然也还是主要做诊断试剂。
后面这二十年,郭广昌成功的搭建了自己的商业版图,被称为“复星系”。
上图还仅仅只是核心的业务板块,涉及的领域非常多。
在上图这些公司的下面,更是还有大量的子公司,都是这些年通过投资或者收购回来的。
比如复星医药,在年报里面出现的关联公司至少是家以上,所以有大量的关联交易。
复星医药通过参股或收购的方式,公司结构复杂无比。
我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部分子公司。
在年之前,复星可以说都还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发展诊断试剂业务,但是随着PCR技术的解禁,大量公司又重新开始涌入,虽然复星抢占了先机,可是越到后面竞争压力也确实越大,所以必须要有新业务破局。
郭广昌首先想到的就是并购,主要也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布局医药研发,医院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了研发中心,然后相继收购了上海五洋药业和上海创新科技,还投资了上海永信维生素。
第二件是布局销售渠道,年和“友谊集团”合资成立了“友谊复星”,因为友谊集团旗下有多家联华超市,所以后面就有了联华超市药房。
然后仅仅一年之后,复星的母公司收购了“豫园商城”,因为豫园商城旗下有个公司叫“上海童涵春制药厂”,当然豫园可是“老八股”之一,也就是我国最早上市的八家公司之一,旗下业务是非常多的。
紧接着的几年时间,收购频率更加快,比如做仿制药的“药友制药”,做胰岛素的“万邦医药”,做抗疟药的“桂林南药”等等。
如果说这些公司都不是很出名的话,那么年和国药集团合资成立的国药控股,就应该都知道了,复星现在每年靠国药都能躺着赚很多钱。
然后到了年,复星医药花了2年医院,比如和睦家医疗公司、医院、医院等等一大批。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复星医药的1.0版本,主要是做常规医药的生产和销售。
年之后,是复星医药的2.0版本,正式转型开始做仿制药,也就是这一年,组建了鼎鼎有名的“复宏汉霖”。
再加上随后收购的复创医药、亚能生物、万春生物等等又是一长串,直接把复星医药给送上了国内制药龙头的位置。
年之后,是复星医药的3.0版本,开始布局海外,随后的5年时间里,又收购了大量的国外公司,比如以色列做医美的AlmaLasers,美国做肿瘤检测的Saladax,做呼吸检测的Spirosure,做注射剂的GlandPharma。
这个GlandPharma要单独讲一下,因为在复星所有的海外子公司中,都是最重要的,而且前阵子减持了。
6月19日发布公告,减持GlandPharma6.01%的股权,回款2.11亿美元。
这家公司是年复星花了12.6亿美元买下86%的股权,当时可是创下海外并购纪录的。
这是一家给复星带来丰厚回报的公司,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到年年底,在GlandPharma身上赚了60亿左右。
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回报率已经很高了。
复星可能是在为私有化复宏汉霖做准备吧,毕竟私有化会加重公司的负债,能够回款一部分减轻一点债务压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年之后,是复星医药的4.0版本,正式转型做创新药,当然之前也早就在布局了。
除了今年一季度之外,研发费用连续增长了6年,金额已经达到亿。
这个投入力度相比于国内众多做创新药的公司,已经算是头部公司这一类了。
目前公司正在研发中的,有20款小分子创新药,有25款生物创新药,在年报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其中不乏很有潜力的产品。
医药行业,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一款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是10亿美元,平均研发周期是10年。
如果不是国际上那几个医药巨头,比如辉瑞、默沙东等等,一般企业纯粹靠自己很难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所以复星医药既然选择走创新药这条路,弄一些资本运作也无可厚非。
近几年复星医药已经投入了近亿研发费用,虽说还谈不上研发出一款真正成功的创新药,目前主要还是靠BD药,这也是很多人对复星不满的地方。
可是创新药的研发真没那么容易,万一过几年成功了呢?
我觉得概率还是挺大的,这也是我愿意跟踪复星医药的原因。
那么在创新药成功之前,我们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