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颉宇星)临近新年,许多药企开启了年底“大甩卖”模式:有的卖地,有的卖房,更有甚者还卖起了树。据悉,这些药企大多存在被“*ST”(退市风险警示)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处置资产不具备可持续性,只有解决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才可有长远发展。
资料图CNSPHOTO供图
12月18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提交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君悦大厦五套公寓的挂牌申请。据悉,海正药业是我国医药行业的老牌上市公司。年,海正药业的抗肿瘤药、抗寄生虫药、心血管系统药三大类产品出口额均居国内企业首位。
然而,今年以来,海正药业已多次变卖资产。今年5月和11月,海正药业两次通过拍卖的方式处置了椒江君悦大厦的22套公寓,合计成交金额为.08万元。今年9月,海正药业在台州产权交易所挂牌,以2.9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办公楼,随后又以低价向员工出售了23只孔雀。
另外,海正药业旗下的子公司浙江海正宣泰医药有限公司的51%的股权也在挂牌,估值为.51万元。
海正药业这一系列举动,或是由于其去年亏损所致。据悉,该公司去年营收总额为.87亿元,同比下滑3.63%,归母净亏损为4.9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尽管海正药业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55亿元,但其近期宣布拟计提13.17亿元的资产,这一举措后,今年可以说是“白干”了。海正药业三季报还显示,其流动负债合计.13亿元,而流动资产合计只有92.51亿元,无法完全覆盖负债总额。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若上市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其股票将被交易所以“*ST”标示。在这些巨额负债面前,海正药业变卖的资产或许只是“杯水车薪”。
除海正药业外,还有几家药企试图在年末通过变卖资产以免被“*ST”。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成药业)于12月14日发布公告称,拟以万元价格出售注射用比伐芦定有关权利,此次交易预计向公司增加约万元利润。
双成药业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归母净亏损为.38万元;而去年双成药业也产生归母净亏损.6万元,已连续两年亏损。
此外,还有药企在卖树。12月14日,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环生物)发布公告称,拟以1.71亿元的价格转让子公司承包的林木及相应的林地使用权,交易完成后将产生约万元的收益,目的是改善自身财务状况。今年前三季度,四环生物有.81万元的微利,但其去年已亏损.96万元。
同日,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慈制药)也发布了变卖房产公告,拟以1.03亿元的价格转让兰州市安宁区两块土地。虽然佛慈制药目前还没有被“*ST”的压力,但佛慈制药表示,此次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利于盘活公司存量资产,促使公司聚焦制药主业,降低公司资金压力、融资成本以及涉税风险。若此次交易顺利完成,预计将增加佛慈制药后期利润总额约为.6万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一到年底,部分公司就开始着急变卖资产以增加资金流或保住上市公司资格。但变卖资产的办法是不可持续的,只能解一时之急,医药行业还是要着力解决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长远发展。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