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新康界)
近年来,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基层首诊、零加成等*策不断推出,药品监控趋严,我国医药行业在历经数十年*金发展期后,进入了整合变局关键时期。竞争加速、优胜劣汰、行业并购每天都在发生,洗牌时代到来,企业如何才能提升实力,成为留到最后的胜利者?
质量是企业的首要核心竞争力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核心竞争力,这点毋庸置疑。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竞争主要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创新来取胜。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医药产业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2%,高于全国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5.02%。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值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保持较高水平。但是,目前医药产业依然呈现着“小”“多”“散”三方面的发展特征,产业集中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下的低成本效应。
随着医保控费、直接采购、调整用药*策及药品标准和监管*策的进一步提升,医药行业也面临着进一步的结构调整。在这一阶段,部分同质化严重、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则面临淘汰危险,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从而使行业迅速走向集中。有业内人士分析道:“产品质量将成为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谁的产品更先进、质量更好,谁就能笑到最后”。
质量优秀代表剖析
在企业追逐质量这一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先进代表,他们的很多优秀做法都值得学习,扬子江药业就是其中佼佼者。扬子江药业集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6月,集团产值、销售、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4.5%、14.3%和14.6%,位列江苏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榜单第13位。而在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中,扬子江药业已连续两年居首。
剖析其成功要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三方面:
创新投入
“作为一家民族企业,我们的发展始终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说,当前各领域都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医药行业也需要持续创新,以产品质量提升增强竞争优势,力争生产出更多的安全药、优质药。
扬子江药业集团近年来研发创新的投入年增幅达20%,每年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3%。上半年,该集团化学药、中药和创新药研发并举,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研发成果,累计获生产批件2个、临床批件10个,申报生产7个,申报临床2个。
据扬子江药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沙琦介绍,为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扬子江药业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分别从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引进全自动生产设备,建立起现代化的生产线。
通过自主研发、产品创新,扬子江药业相继开发出胃苏颗粒、蓝芩口服液等中药品种,并逐步形成中西药并举的格局,覆盖10多个系列、10多种剂型、多个品规。
人才投入
人才是创新的基石。江苏省(扬子江)新药研究院汇集了多名博士、余名硕士。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药物制剂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层次研发平台。
年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毕业后,石莹就加入了新药研究院,同为博士的丈夫早一年加入扬子江药业,负责质量管理,两人都感慨公司创新氛围很浓,而且尊重人才,提供了较好的薪酬待遇以及科研条件。
戴海潮年加入扬子江药业,是分析化学专业的博士,入职后承担了“百乐眠胶囊中微量重金属检测的新方法”,这一课题成果在泰国举行的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上获得了金奖。在她看来,扬子江药业给每个科研人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能够通过课题的形式来创造效益。
徐镜人认为,当前中国医药产业迎来“刚需+*策”双重利好,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随着医药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就是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加快向‘高精尖’转型,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所以将继续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
高度质量意识
长期以来,扬子江致力于按照美国FDA标准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计划年所有车间达到原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和控制标准。质量提升助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扬子江已有40多个中西药制剂在欧洲、亚洲和非洲10多个国家及地区注册成功并销售。
为守好“质量关”,扬子江药业成立多个QC小组,分布在生产、科研、质量等领域,累计开展了多个课题攻关活动,有10多项QC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2亿元。
在扬子江药业厂区的显著位置,挂着“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的标语。多位员工告诉记者,公司长期灌输“为父母制药,为亲人制药”的理念,每一粒药都不容有丝毫闪失。
7月28日,第38次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闭幕,扬子江药业集团以94项QC成果一等奖的成绩实现“十三连冠”。
一年一度的QC成果评比,被视为我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晴雨表”,在促进产品研发、提升生产质量管理、流通经营管理、临床用药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QC小组活动俨然成为了一项引起行业内广泛